今日头条们的困局

  还记得上周张一鸣的道歉信吗?

  在致歉信中张一鸣说:产品(内涵段子)走错了路,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内容,没有贯彻好舆论导向,称自己一直处在自责内疚之中,一夜未眠!

  这不是张一鸣第一次感受到压力,早在一个月前今日头条就被有关部门约谈过。如果说前一次是敲响警钟的话,那么这一次就有点“以儆效尤”。

  从内部孵化的内涵段子的永久关停和抖音评论的全面关闭,不得不说这个秉承“算法中立”、“算法没有价值观”的80后工科男,正在对算法和价值观重新思考。

  在中国,类似于今日头条这样的产品不在少数,但能做到像今日头条这样估值数百亿美金的凤毛麟角。据媒体机构创业家不完全统计,今日头条内部孵化、收购以及外部投资的产品多达55个,估值在数十亿人民币的也有10几个。

  和今日头条类似的一款产品叫拼多多,虽然他们的崛起之路各有不同,但产品的逻辑都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大数据+算法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前者被定义为信息分发平台,后者逐渐发展成商品分发平台。

  一个成立已5年有余,另一个成立仅2年多。有媒体将今日成为张一鸣的「至暗时刻」,这未免有点危言耸听,远未这般严重。不过今日头条们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和困局,在我看来,主要有这三大方面。

w1.jpg

  困局一:算法要不要价值观?

  很多人都用过今日头条,不管是已经卸载的还是继续使用的。我当初用头条的时候是想看一些新闻,用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花费在它上面的时间太多了,而且关键的是这些时间都被浪费掉了,花的没有价值,后来果断放弃了。

  头条很厉害的一个功能就是他的推荐系统和文章底部的评论功能,对于用户来讲,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订阅相关频道,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他们可以根据粉丝的喜好,生产符合平台和用户口味的内容,算法会根据热点,将生产者的内容推荐给无数使用头条的用户。

  这样有什么问题呢,如果从“网络中立”者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问题。喜欢阅读娱乐八卦、追求猎奇心理是人的天性,但是倘若算法每天向你推荐的都是“据说···看了这篇文章,这段视频都感动的哭了”、“做的到几条几条,就嫁了吧”、“震惊了,原来xxx”、“看完xxx,我沉默了”、“不转不是中国人,xxx”……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每天接触的都是这些“标题党、三俗”内容,你的价值观已经被算法改变了,对中国互联网用户来讲,对深度内容的需求只占少数,大多人的选择是你推荐什么我就看什么。

  所以,该如何平衡算法的价值观,今日头条是不是该考虑了,还是任由其发展?

  内容分发知名的痛点在于,他间接丧失新闻内容的全面性、未知性。试想你一次无意的搜索关注点被每天频繁的推送给你,这样的新闻价值何言?

  困局二:捆绑用户的流量广告模式能走多远?

  我丝毫不担心不担心今日头条们的盈利能力,虽然它改变了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但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并没发生太大变革。从注意力经济到流量经济,从流量经济到广告变现。这是一条非常传统的内容变现之路。放在今天来看,它只是将纸质时代的报纸杂志扩充了N个版面然后搬到了移动端。

  头条要做是,尽量延长用户的在线时长,来增加被动激发的机会。机器学习和分发让信息匹配更准确,信息流式的内容,给了广告主更多的空间。

  头条旗下的产品牢牢掌控的都是流量的入口,从视频到内容创业者的服务平台,基本如此。

  用头条的产品逻辑来理解电商界的黑马拼多多,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利用算法来吸引用户,今日头条用的方式是兴趣+算法,拼多多用的是低价+算法;给用户的感觉是一个是内容low,另一个是产品low。后者相对于前者的好处是做电商的拼多多不会像做内容的今日头条会受到内容的管制。

  困局三:BATJ的夹击

  头条做的是流量的生意,这和百度一样,百度虽然干的是搜索的事,但变现的方式却高度依赖广告,虽然头条还不敢和百度正面交锋,但已有迹象表明,今日头条会成为百度最强劲的对手。

  在电商领域,今日头条也孵化了自己的“放心购”和“今日特卖”这样的电商平台。做电商的都知道,电商市场是一个挟流量以令商家的市场,只要你有流量,就不必担心没有商家合作。

  眼下,今日头条、抖音、火山小视频等都是除微信以外的超级流量入口,待这些流量入口羽毛日益丰盛,难免不会在电商领域和阿里直面竞争。

  尽管在去年的“乌镇饭局”上,张一鸣被外界认为是“腾讯系”的座上宾,被腾讯纳入麾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腾讯今天可以扶持今日头条,明天就可以自己做一个头条,君不见天天快报、趣头条都有腾讯的影子。

  张一鸣心里非常清楚,今日头条的用户并不稳定,而且大部分用户群体聚集在三四线城市,且以安卓用户居多。头条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主要得益于于中国智能手机的井喷期,安卓用户的预装手机 app几乎都涵盖了今日头条。

  中国的手机用户普遍会在12个月左右换一次手机,纯信息流产品多半需要重新获取一遍用户。纯信息流产品的问题在于没有以内容生产者为中心的社交关系,用户无法有效留存。

  虽然张一鸣没有直接去做社交,但迫于吸引优质用户和增加用户的粘性,今日头条还是推出了悟空问答、微头条这样的产品。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说,“阿里京东滴滴美团,他们是帝国式竞争,有明确地盘的界限。”而对于今日头条们而言,这样的界限在今天越来越模糊,随便动哪一块业务,都会动摇BAT们的利益,所以,巨兽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BAT的夹击在所难免。

  写在最后

  总结来看,今日头条们争夺的还是流量生态,这在和巨头的争斗中,必然有很大的压力。尽管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面对日后的盈利模式,他们也不得不小心翼翼,一方面来自于政策上的监管和用户消费行为的升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和巨头们直面周旋。

  不管怎样,还是祝愿头条们早日突出重围!


联系我们